(资料图)
陕西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检察机关立足地域特点,强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积极探索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汉中方案”。2020年以来,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500余件,3起涉水保护公益诉讼案例相继入选最高检、陕西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内外融通能动履职
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注重融合履职,以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建设为契机,汉中全市检察机关成立33个专业化办案团队,横向吸纳“四大检察”业务骨干,纵向形成“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专业结构,全流程办理涉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案件,并积极参与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形成打击、监督、预防、修复“四位一体”的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体系。注重协调联动,2021年全市两级院分别与同级河长办建立“河长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探索建立“河长+检察长+社会监督员+巡河员”四级网络体系,还先后与纪委监委、行政机关等建立专门化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共治“都管”大格局,多维度推动汉江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
治理修复同向发力
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聚焦源头治理,陕西汉中市院针对汉江干流及支流重点流域水体污染、尾矿库、禽畜养殖污染、小水电站等问题,在全市部署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陕西汉中宁强县院与县水利局等五部门积极协作,设立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派驻检察室,从“源头”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略阳县院、宁强县院办理的督促整治尾矿库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相继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佛坪县院办理的督促整治小水电站违规改建、扩建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聚焦生态修复,汉中市院制定出台《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对整改修复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的工作办法(试行)》,通过引入第三方客观评估,倒逼提升生态修复质效。出台《汉中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公益修复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12处,做实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后半篇文章。
多元结合广泛参与
聚合公益保护最大公约数
切实增进多方参与,出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主动招募公益保护志愿者125名,“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335名,聘请特邀检察官助理117名,公益诉讼专家咨询员21位,通过举办公开听证、公开宣告送达和新闻发布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群众代表260余人次参与检务活动。全力提升公益保护影响力,组织举办全市检察机关“河湖岸线暨湿地保护”主题检察论坛,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和行政机关代表齐聚一堂,从强化地方立法,加大水生物保护力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多元协调联动等方面进行研讨,带动形成共商共议共建共治良好氛围。2022年,汉中市检察院《拒绝沉默公益有我》原创微视频获评第二届全国检察视频作品大赛三等奖,以生动检察故事唱响公益保护主旋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