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饮食的天空中正因为多了生活之味,才有了不少近乎,有了不少情怀,也在这人间烟火的传承里,多了不少情思。正如那延续大运河文化的卷圈、煎饼,那融合浓浓生活味道的豆腐脑、两样儿,还有那透着俏皮,显着机灵的驴打滚、艾窝窝,而“蛤蟆吐蜜”的名字与其形象一样,当属于形神兼备又融合城市气质的“综合派”。
蛤蟆吐蜜 摄影:京根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没有对北京的“街坊”天津进行深入旅行前,我只认为蛤蟆吐蜜这味具有独特造型的小吃是京城独有,皮薄裂开而“绽放”的豆馅儿不单绘就了一幅“金蝉吐芳”的生动画面,还承载了京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过,正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同时也揭开了北京与天津两地的小吃之缘,饮食之缘。
那是在天津鼓楼南街的一次偶遇。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吸引了我的注意,外表虽不豪华,但主人亲手书写的“食单”,诸多源自生活记忆的设计,在古朴中透着亲近,也感受到了经营者为这里注入了情感。
“蛤蟆吐蜜”四个字,一下子勾起了我这个身在异乡之人对京城的情丝。“蛤蟆吐蜜”又称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天津这边也有“蛤蟆吐蜜”?此“蛤蟆”与彼“蛤蟆”有何不同?正在寻思着,身旁的汉子为我解开了谜团,原来他正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蛤蟆吐蜜第三代传承人刘自起。
“其实北京和天津有很多饮食都是相通的,甚至同宗同门,就像这蛤蟆吐蜜,咱天津的蛤蟆也吐蜜。”风趣的刘师傅见我“好奇心爆棚”,便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饱含多个朝代劳动者智慧与汗水的伟大工程,不单承载了光阴记忆,大运河同时起到了文化传播、沟通、融合的作用。就像船工们把煎饼从山东带到了各地,不少美食与手工艺也通过这一宏大工程如蒲公英一般播撒着种子。比如天津有泥人张,北京也有泥人张,蛤蟆吐蜜也是如此。
就像他的儿子去参加运河文化展,刘师傅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内容集中在“巧果”的大运河文化上。每逢七月节,牛郎织女相见,在这一天,小男孩们把母亲做的巧果戴在脖子上,天津叫“捹巧果”,北京叫“猜丁壳”。赢了的拿走对方的巧果,取一个好彩头。也正是因为大运河源远流长,七月节做巧果的习俗流传到了很多地方。
这样的流转为蛤蟆吐蜜这一小吃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也是在北京与天津均可以看到它的原因。如今,作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多年来刘师傅与儿子也在做着文化传播交流的工作,他们与北京的护国寺小吃、万丰小吃城等,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
从蛤蟆吐蜜,刘师傅聊起了饽饽家族与他心中的“饮食江湖”。
刘师傅的店铺虽说以“蛤蟆吐蜜”冠名,其实所售卖的还有更多传统饽饽品种,在其中笔者看到了久已告别北京市场的“八仙人”。以前串门时,看到堂屋摆着“八仙人”,便知道这家老人不但过了生日,还得到了祝福。这有点像曾经过节时,各家各户总要置办的蜜供塔,从字面上便可看出一二,一方面是食用,有甜蜜之意,一方面则还有供奉的意思在里面,有了供奉便有了仪式,也就有了祈福迎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味道。
过去北京除了蜜供塔,还有饽饽塔,现在在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就甭说生活中了。据传,乾隆的满汉全席正中摆的就是饽饽,其实就是“白皮儿”。当时这样的饽饽塔有2尺到6尺高,如今早已成为记忆。
通过研究,刘师傅发现,蛤蟆吐蜜其实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那一种。曾经也有逗小孩玩的蛤蟆吐蜜:圆圆的坯子,一掐便成了三角形,尖尖的嘴部剌一刀,再画上绿色的三道纹儿,形似一个个可爱的小蛤蟆,经过烤制上面再刷上鸡蛋液,酥皮的蛤蟆吐蜜形象引人。
当人们从刘师傅的店中,捧出一个“蛤蟆吐蜜”的时候,真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手艺人”这仨字。用刘师傅的话来说,什么时候都得把手艺放在心里,干好了才行。
(原标题:蛤蟆吐蜜的京津之缘)
来源:北京晚报 | 作者 京根儿
流程编辑:U016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