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22日电(王菁)资本市场周一(22日)见证了搜特转债成为首只被强制退市的可转债。截至5月22日收盘,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搜于特”)旗下的“搜特转债”(128100)全天大跌19.99%,收报18.002元/张,创市场新低,也成为首只受正股拖累而强制退市的个券。
正股“*ST搜特”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0.42元,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受到正股退市命运“提前锁定”的影响,“搜特转债”近两个月已经从95元/张附近一路跌至20元/张以下,退市价格较面值折损超八成。
由于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和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因此,“搜特转债”在此前同样披露类似退市预告的“蓝盾转债”之前退市,成为历史上第一只被强制退市的可转债。
【资料图】
自1992年中国宝安发行A股第一只上市可转债“宝安转债”以来,可转债市场至今发展已超过30年,历史上尚未出现过正股退市以及转债信用违约的情况。
一直以来,部分游资在转债市场宣扬其“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特点,前几年的可转债两低(即低价格和低溢价)策略更是风靡一时,非常受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青睐。
回顾“搜特转债”以往的盘面走势,因为其价格经常低于100元面值,非常符合可转债双低策略,一直是众多基金公司的“心头好”。数据显示,该券的机构持仓规模最高是在2021年6月,当时的“搜特转债”十大持有人中只有1位自然人,其余全部是机构或机构产品,甚至包含UBS、AG等外资机构。
彼时的财报已经展露正股和公司的隐患。数据显示,搜于特当时的净利润已经连续第二年为负,且丝毫没有好转迹象。然而,还是有众多机构 无所顾忌的“冲”进该券的博弈当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市场始终认为转债历史上没违约,所以“搜特转债”也没问题。
据悉,“搜特转债”于2020年3月12日发行,期限为6年,发行规模8亿元。截至5月22日,该券余额达到7.94亿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9.28%。
一位市场资深交易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如果余额在1亿左右还有希望在退市前博弈一波,不过剩余体量太大,也不会有‘接盘侠’愿意介入其中。”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搜特转债十大持有人中,有3只私募基金产品,包括:朔盈持行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金额为2054.71万元,持有比例为2.57%,位列持有人之首;万坤东方点睛8号多策略灵活配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金额为440.4万元,持有比例为0.55%;万坤东方点钰指数增强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金额为400.7万元,持有比例为0.5%。
对于退市后还可能造成的风险,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表示,若上市公司面临破产风险,结合转债定义并参照部分公司的处理办法,转债被视为无财产担保普通债券类型,清偿顺序靠后,违约风险较大。
“信用风险将成为短期内影响转债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短期流动性将受到冲击,低评级、小规模、业绩差的转债资产抛售增加。”周冠南称。
现阶段,市场对可转债的担忧主要来自正股的退市风险,虽然正股退市本身并不意味着转债一定发生违约,但如果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明显恶化,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则风险就会显现。目前,除了*ST蓝盾和搜于特,存在退市风险且存续可转债品种的上市公司还有两家,分别为正邦科技和全筑股份。
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可转债一直没有发生违约,而现在可转债信用风险出现以后,可转债就不具备‘下有保底’了,部分资金对该品种或失去信任,这也许会带动可转债市场整体估值的下降。”
海通证券资深投资顾问陈渚见表示,随着主板注册制的顺利实施,上市企业“宽进严出”,一方面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标的质地,另一方面退市或将会成为常态,这也同步增加了可转债的违约可能性,以美国为例,可转债市场违约率大概在3%左右。如果“零违约”被打破,转股溢价率也很难继续维持高位。
关键词: